近日,由我国承建的世界首座全自动深海半潜式 " 智能渔场 " 已完成制造,即将交付挪威用户。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深海养殖设备,150 万尾挪威三文鱼即将在这个 " 农场 " 进行养殖。
一说到海洋渔场,大家印象中一定是大规模简易的网箱,渔民要经常出海进行维护和保养,当遇到海洋灾害的时候也很难保障自己的利益。但是现在一型新装备的诞生将改变这一现状。
该项目 2016 年 5 月 14 日开工,是国际首例半潜式全自动现代化三文鱼养殖装备、世界最大深海养殖渔场。
这个 " 智能渔场 " 由青岛武船重工有限公司进行工程设计和制造,其主体是一个 12 边形的柠檬黄 " 巨笼 ",直径 110 米,有 20 层楼高,重达 7693 吨,采用全钢质结构,遍布 200 多个各类传感器,容量约 25 万立方米,相当于两百个标准游泳池,其身披绿色网衣,网衣面积 3.5 万平方米,相当于 5 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整套设备包括智能养殖系统、自动化保障系统、高端运营管理系统,并可提供 7 位工作人员的居住生活空间,抗风能力 12 级,使用年限 25 年。
该项目严格按照 HSE 质量标准和海工标准建造,在中柱顶部配备有控制室、居住单元、生活用品及喂食鱼类的自动化设备。具备远海鱼类养殖与输送、饲料储藏与投放、智能化管理与运营等功能。
这座 " 深海渔场 " 配备了全球最先进的三文鱼智能养殖系统、自动化保障系统和高端深海运营管理系统;融入了生物学、工学、电学、计算机、智能化等技术,安装各类传感器 2 万余个,水下水上监控设备 100 余个,生物光源 100 余个,将复杂的养殖过程控制变得简单、准确。
该装备单套造价约 4.2 亿人民币,据预测,仅挪威市场容量就超过 100 套,未来市场潜力巨大。武船集团董事韩兵称,这座 " 深海渔场 " 集挪威先进养殖技术、现代化环保养殖理念和世界顶端海工设计于一身,填补了国际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