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族馆

展馆简介

青岛水族馆(又名青岛海产博物馆、青岛海洋科技馆)是中国第一座水族馆,1930年由蔡元培、李石曾、宋春舫、蒋丙然等科技先驱倡建,1932年5月8日正式开馆,是中国海洋研究机构的前身。近一个世纪来,青岛水族馆人秉承“普及海洋知识,构筑蓝色文明”的办馆宗旨,历经多次改造和扩建,形成了以梦幻水母宫(水族馆)、海洋生物馆、海兽馆、淡水生物馆和青岛海底世界为主体的游览景区。
  作为全国首家专业性海洋生物展馆,青岛水族馆不仅在海洋生物标本采集、分类、鉴定、收藏等方面居行业领先地位,在海洋生物的饲养、繁殖研究和海洋知识的普及教育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成为我国著名的以展示海洋生物为特色的自然科学博物馆。
  1995年,青岛水族馆发起并成立了由全国各大城市40余家水族馆参加的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水族馆专业委员会,委员会挂靠青岛水族馆。2003年7月16日,青岛海底世界正式开馆,这是我馆与山东鲁信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由我方为主筹建和控股的大型现代化水族馆,标志着青岛水族馆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0年10月,青岛水族馆又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同创建了以海洋生物研究为主的“教学科研基地”,建立了“共建实验室”,为今后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开辟了国内水族馆业与大学合作共建的先河,为国内水族馆行业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青岛水族馆以其厚重的底蕴和崭新的风貌,在我国海洋生物展示研究、科普宣传和旅游观光事业中做出了卓越贡献,具有重要地位,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仅如此,青岛水族馆还以优质一流的服务,成为青岛市著名的旅游服务窗口单位,水族馆独特的古典城堡式建筑被列为青岛市标志性建筑,水族馆景区每年接待参观量近二百万人次。 
 

梦幻水母宫(水族馆)

水族馆始建于1931年,1932年竣工,同年5月正式开放,至今已有近八十年的历史。多年来,青岛水族馆先后进行了几次大规模改造:在展示内容上,从黄渤海鱼类,到珊瑚礁鱼类,直至目前的腔肠动物(水母)的饲养研究;在展示手段上,从起初的自然温度,到人工控温和先进的维生系统,乃至目前有着现代化展示方式的“梦幻水母宫”。不断地改造创新,使青岛水族馆的饲养和研究水平有了质飞跃。梦幻水母宫作为内陆第一座专业性水母展馆,不仅以先进的手段向游客展示了形色各异的水母,同时还建立了水母繁殖实验室,对多种水母的繁殖和发育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通过采集,对青岛沿岸的水母进行调研和展示。在这里,体态婀娜、晶莹剔透的生灵,以其靓丽璀璨的身姿,将人们带入蔚蓝色的梦幻世界。

 

海洋生物馆 

海洋生物馆始建于1936年,当时是青岛海滨生物研究所;1955年成为青岛海产博物馆的标本展馆,目前的展示面积有一千多平方米。馆内按照生物进化的顺序陈列展示了由低等的海洋植物、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至高等的大型海洋哺乳动的物标本一千余件,是我国第一座专门展示海洋生物标本的自然博物馆。漫步展馆,玲珑剔透的有孔虫、不离不弃的偕老同穴、流光溢彩的红珊瑚、威严的巨鳌蟹、壮阔的抹香鲸会相继跃入人们的视野,无论长幼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熟悉或喜爱的标本。此外,我馆还收藏海洋生物标本二万余件。

 

海豹馆

海豹馆的前身是1966年竣工并对外开放的露天海豹池,1991年将其改造成为我国首座“南极馆”,用于饲养“极地号”科考船送来的南极企鹅和南象形海豹,其中的南象形海豹还在馆内成功地繁殖出两头幼仔。其后,经1995年、2011年、2019年三次较大规模的改造,成为目前的海豹馆,进一步夯实了我馆珍稀海洋动物保护繁育功能,对促进我馆海洋科研科普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淡水生物馆

淡水生物馆建于1995年,以展示淡水生物为主,包括分布于我国长江水系的珍贵水生动物,分布于南美洲、非洲及南亚的热带水生植物和动物等。为了改善饲养环境和设备、更新展示种类,淡水生物馆先后于2003年、2014年分别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改造。目前,淡水生物馆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为水生植物、鱼类和亚洲小爪水獭展厅,二层为两栖和爬行动物展厅,共展示淡水生物40余种。

友情链接:

管理入口 | 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自然博协水族馆专业委员会 | 青岛新闻网 | 青岛海底世界 | 山东省科技馆

地址:中国山东省青岛市莱阳路2号 邮编:266003
电话:0532-82868088            
版权所有:    青岛水族馆      鲁ICP备170388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