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文EN
导览
08:30—16:30
全年周一至周日 16:30停止入场
海洋生物群
淡水生物馆建于1995年,以展示淡水生物为主,包括分布于我国长江水系的珍贵水生动物,分布于南美洲、非洲及南亚的热带水生植物和动物等。
水族观海
在这里,体态婀娜、晶莹剔透的生灵
以其靓丽璀璨的身姿
将人们带入蔚蓝色的梦幻世界
More
海洋趣闻
学术研究
水族馆专委会
青岛水族馆完成两种海葵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海葵,属于刺胞动物门,在潮间带和浅海生态系统中扮演关键角色,但由于其运动能力弱、经济价值不明确,常常被人们所忽略,长期以来缺乏深入研究。近日,我馆水族事业部对青岛近海两种常见海葵的氨基酸含量进行了系统性测定,为这类广泛分布但研究较少的海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本研究对绿侧花海葵(Anthopleuramidori)和日本侧花海葵(Anthopleurajaponica)进行了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研究团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量化分析了两种海葵的17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显示,其氨基酸组分中,谷氨酸、甘氨酸等鲜味氨基酸占比突出,可能与海葵诱捕猎物的化学信号有关;两种海葵的必需氨基酸比例都将近40%,接近部分食用海洋生物的水平,暗示其在海洋食物链中的营养传递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侧花海葵体内还检测到较高含量的甘氨酸(90mg/100g),这表明其在神经调节方面或具有医用潜力。下一步,团队将继续对青岛近海海葵的生长过程及生命现象进行更加细致及深入的观察与研究。与此同时,扩大样本范围,覆盖不同种类和生长阶段的海葵,以建立更全面的数据库。许多近海生物就像“沉默的宝藏”等待挖掘,未来团队将利用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探究更多关于近海海洋生物的秘密,为我馆海洋科研事业添砖加瓦,为近海海洋生物的基础研究贡献青岛水族馆力量。
健康摸底数据先行 专业守护蓄力赋能——海豹馆顺利完成斑海豹秋季体检工作
随着持续两个月的高温高湿天气逐渐缓解,海豹馆饲养与医疗团队紧抓时机,于9月份组织开展了西太平洋斑海豹的秋季健康体检工作。近年来,受气候波动和饲养环境变化影响,部分斑海豹皮肤的健康问题较为突出,此次体检旨在全面掌握适龄个体的生理状况,为后续科学开展健康管理与繁育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次体检重点针对适龄斑海豹,通过尾鳍静脉采血方式获取血液样本,检测项目涵盖血常规、常规生化指标、皮质醇、甲状腺功能以及免疫指标等。针对适龄雌性斑海豹,增加了孕酮和雌二醇水平的检测,通过监测性激素变化,以期实现受孕个体的早期识别,为个性化繁育策略的制定提供数据依据。活体动物采血的核心难点在于动物保定,既要保障操作安全,更要最大限度降低动物应激反应。为此,海豹馆饲养团队近年来持续优化保定工具与方法。本次采血过程中,重新设计制作的保定笼投入使用,新保定笼在功能分区和材质选择上均进行了改良,兼具实用与轻便,可直接在展池底部完成操作,克服了展池底部难以实施保定采血的困难,显著提升了采血过程的可控性。在为期两天的体检过程中,团队成员分工明确、高效协作,从动物引导、保定操作到采血取样,每一个环节均按计划有序推进。得益于采血技术的提高和保定工具的优化,采血过程中所有斑海豹状态平稳,最终按照预期成功采集了10头个体的30份血样样品,并送往实验室进行各项数据的检测。本次新增的心肌酶与皮质醇检测项目,进一步丰富了健康数据库的维度,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动物的健康状况。根据往年数据规律,自九月下旬开始将逐步增加适龄雌性斑海豹的血检频次,系统跟踪性激素动态变化,结合个体行为和状态观察,初步筛查潜在妊娠个体。针对筛查中发现的异常个体,将及时实施必要的医疗干预,以精细化健康管理为斑海豹饲养繁育工作筑牢根基、蓄力赋能。
守护生命 共筑生态——我馆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工作实践与成效
自2009年4月15日青岛市海洋发展局、青岛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授权我馆挂牌成立“青岛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以来,我馆始终与主管部门紧密协作,积极履行救护职责。中心对误捕、受伤、搁浅或罚没的国家及地方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均严格按规范实施救护、暂养及后续处置。中心累计参与救护行动百余次,成功救护小抹香鲸、江豚、红海龟、绿海龟、玳瑁、鲸鲨、大鲵、斑海豹等十余种、百余尾(只)。同时,我馆充分发挥海洋科普资源优势,通过多途径、全方位普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并多次参加市海洋发展局执法宣传活动,取得显著社会效益,有力推动了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年上半年,淡水馆成功救护大鲵2只、珍珠鳖5只。其中,大鲵等保护动物经评估后纳入馆内科普展示序列;珍珠鳖等外来入侵物种则在后场饲养池隔离饲养,确保其生存福利,严防生态风险。另接收市民捐赠的猪鼻龟一只(死亡个体),已移交展陈部制作成教学标本,在实现科研价值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馆藏资源。综合2015-2025十年数据可见,我馆接收救护的动物种类与数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主要原因包括:1.执法协作机制完善:执法部门依法罚没的水生野生保护动物,通过规范流程移交我馆,形成“执法-救护”闭环。2.公众意识提升:随着科普宣传深入,市民对无证饲养保护动物的法律风险及保护意义认知提升,在需专业接收时,我馆作为指定机构成为首要选择。3.科学放生理念普及:市民环保素养增强,认识到随意放生的生态危害,对无力饲养的水生动物主动寻求专业机构(如我馆)帮助,避免擅自放生行为。4.专业能力获广泛认可:依托多年积累的救护经验、完善的设施及专业团队,我馆救护工作不仅满足了本地需求,更辐射至周边地区。2024年,一位潍坊市民专程将其饲养的猪鼻龟送至我馆寻求专业救护。下一步我馆将持续强化救护能力建设,完善救护设备设施,加强专业救护团队培养,定期开展救护技能培训,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提供更坚实的专业支撑。
正在进行水下慢直播
立即观看
科普探海
学习关于海洋的科学知识,在娱乐中感受大海的未知与神秘
甘肃科技馆上演海洋科普“嘉年华” 青岛·兰州海洋科普东西部协作主题活动举办
百余件珍稀海洋生物标本亮相,3个图文展同步举行,先进科普仪器免费体验……在全国首个科普月期间,“山海相依筑梦蔚蓝”——青岛·兰州海洋科普东西部协作主题活动于9月12日上午在甘肃科技馆启幕。9月12日至13日期间,青岛海洋科技馆科普工作者为兰州市民及青少年送上了一份精彩的海洋科普“嘉年华”。据统计,两天的活动吸引上万人次参加。

精准匹配科普资源

本次活动主题为“山海相依筑梦蔚蓝”,由青岛市科协、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兰州市科协联合主办,由青岛海洋科技馆、青岛市科技志愿者协会、青岛市科普场馆协会承办。结合甘肃兰州的科学教育需求和青少年科普需求,活动以海洋科普大篷车为载体,配备先进的科普仪器,精心挑选制作113件珍稀海洋生物标本,50余块图文展牌及350本科普图书等展品展项和科普资源。

三场展览同步启动

活动现场同步举办海洋科普之城图文展、“勇立潮头、向海图强”青岛海洋科学家精神主题巡展和海洋科普知识图文巡展,通过多种方式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引导青少年增强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热爱海洋的意识。

“标本是怎么制作的”“鲸和鲨有什么区别”“斑海豹的食物是什么”……在海洋生物标本展台区域,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好奇的孩子们在青岛海洋科技馆科普人员的引导下,认真观察栩栩如生的珍稀海洋生物标本,争先恐后地提问,有的孩子还认真地做着笔记。与此同时,海洋科普知识图文展也让不少参观者流连忘返。“参加这次活动我收获了很多,不仅近距离接触到了书本里的海洋生物,还学习到了很多科普知识。”一位小学生表示,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海洋科普之旅,今后他希望更多地了解海洋,探索海洋奥秘。

在海洋科普之城图文展区,展示了青岛聚力建设海洋科普之城的经验做法,推介了我市优质涉海科技场馆和科普资源,在引领西部青少年走进科技场馆、体验海洋魅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活动现场,还同期举办“勇立潮头、向海图强”青岛海洋科学家精神主题巡展,生动讲述著名海洋科学家科学报国、科研育人的感人故事,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推出系列特色活动

兰州是海洋科普东西部协作主题活动的最后一站。9月8日至13日期间,青岛海洋科技馆组织科普人员,先后赴甘肃定西、岷县、兰州,举办海洋科普图文展、海洋科学家精神展、海洋生物标本展、海洋科普之城图文展、科普讲座进校园、科普互动展项体验、科普图书及物资捐赠、地方场馆联动等特色活动。另外,活动期间,青岛海洋科技馆还接待了研学团队、小记者团,向西部青少年推出别开生面的海洋科普“公开课”。据不完全统计,系列活动累计惠及公众近3万人次,有效扩大海洋科普服务有效覆盖,创新跨地域科普协作和资源下沉模式,为助力西部地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深化东西部协作凝聚磅礴科普力量。

 

 

海洋科普大篷车开进岷县校园 青岛·定西海洋科普东西部协作主题活动岷县站启幕
在全国首个科普月来临之际,又适逢教师节,9月10日当天,“山海相依筑梦蔚蓝”——青岛·定西海洋科普东西部协作主题活动岷县站在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拉开帷幕。9月10日至11日期间,青岛海洋科技馆科普工作者将为甘肃省定西市岷县青少年带来精彩纷呈的海洋科普盛宴,也作为一份珍贵的礼物献给教师节。据统计,首日活动吸引岷县6所学校(幼儿园)近4000名师生参加。11日,将继续组织科普人员赴岷县梅川初级中学、岷县清水镇腊梅小学、岷县岷山九年制学校、岷县北城小学和岷县东城幼儿园开展科普讲座进校园活动。

青岛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秦云鹏、定西市政府副秘书长、青岛协作定西第三批挂职干部副领队邴振、青岛市科协科普部部长解玲、青岛市农业农村局支援协作处二级调研员刘荣斌、青岛海洋科技馆科宣部主任王沛,定西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李作栋、定西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丁胜、定西市科协科创部部长韩文星、东西协作爱心医疗专家、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主管药师王巧黎等出席启动仪式。活动现场,岷县县委常委、副县长赵希旭致辞,青岛海洋科技馆党总支书记王云忠讲话。活动由岷县科协党组书记、主席任忆恩主持。

打开认识海洋之窗

本次活动主题为“山海相依筑梦蔚蓝”,由青岛市科协、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定西市科协联合主办,青岛海洋科技馆、青岛市科技志愿者协会、青岛市科普场馆协会承办。筹备期间,青岛海洋科技馆对接岷县科协组织、教育部门和学校,精心匹配113件珍稀海洋生物标本、50余块图文展牌、600余本海洋科普图书等展品展项和科普资源。

赵希旭在致辞中指出,海洋科普大篷车满载着海洋的奥秘与神奇,配备了先进的展示设备、珍贵的海洋生物标本、有趣的科普互动展品以及详实的海洋科普资料,就像一座移动的海洋科技馆,为岷县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打开一扇认识了解海洋的窗口。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王云忠表示,青岛海洋科技馆拥有近一个世纪的海洋文化积淀,自建馆之初就积极履行科普社会职责,将提升国人海洋意识作为办馆宗旨。本次活动是青岛海洋科技馆科普跨地域联动的一次有益尝试,将在推动海洋科普资源下沉、促进海洋科普工作协作、强化优质科普服务供给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科普巡展走进校园

“第一次看到海洋生物标本,很激动很开心”“没想到在学校就能看到博物馆的展品”……在海洋生物标本展台区域,前来参观的学生摩肩接踵。他们认真地观察栩栩如生的珍稀海洋生物标本,不时向青岛海洋科技馆工作人员提问,现场气氛逐渐高涨。“这是一次难忘的海洋科普体验。”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一名学生表示,在现场他不仅认识了很多海洋生物,系统了解了海洋生物学和海洋生态学知识,更是增强了海洋意识,树牢了正确的海洋观。

活动现场,同期举办“勇立潮头、向海图强”青岛海洋科学家精神主题巡展,向青少年生动讲述20位著名海洋科学家科学报国、科研育人的感人故事,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推动科学家群体、科学家精神走近公众。与此同时,组织青岛海洋科技馆科普工作者韩涵、孙爽分别赴岷县北城初级中学和北城幼儿园,带来主题为“从山顶到海洋——人类探索海洋的阶梯”和“分不清的鲸与鲨”的主题讲座,将科普知识送到青少年身边。

爱心礼物送到现场

前期,结合岷县实际需求,青岛海洋科技馆在全馆上下广泛动员,发起爱心捐助活动,广大职工积极响应,踊跃捐赠衣物、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电子设备等物资。活动现场同步举办捐赠仪式,将这份承载着爱心和希望的礼物送到学生们身边。

在岷县站活动期间,青岛海洋科技馆将与当地教育部门、科协组织、学校和社区紧密合作,开展海洋科普图文展、海洋科学家精神展、海洋生物标本展、科普讲座进校园、科普互动展项体验等板块在内的系列活动,大力营造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浓厚氛围。

 

山海相依 筑梦蔚蓝 青岛·定西海洋科普东西部协作主题活动启动
在全国首个科普月来临之际,“山海相依筑梦蔚蓝”——青岛·定西海洋科普东西部协作主题活动于9月8日上午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关川实验学校启动。9月8日至9日期间,青岛海洋科技馆科普工作者将下沉基层,为青少年送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海洋科普“嘉年华”,首日活动吸引4000余名青少年参加。青岛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秦云鹏、定西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李作栋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定西市政府副秘书长、青岛协作定西第三批挂职干部副领队邴振、定西市安定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武娟、青岛市科协科普部部长解玲、青岛海洋科技馆党总支书记王云忠、青岛市农业农村局支援协作处二级调研员刘荣斌、青岛海洋科技馆科宣部主任王沛出席活动。

科普盛宴定西启幕

为探索东西部科普跨地域合作模式,服务全市对口协作工作大局,推动优质海洋科普资源和服务向西部地区下沉,青岛市科协、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定西市科协联合推出本次主题活动。活动由青岛海洋科技馆、青岛市科技志愿者协会、青岛市科普场馆协会联合承办,由定西市安定区科协、定西市安定区教育局、岷县科协、岷县教育局、定西市安定区关川实验学校、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协办。

“鲨鱼用什么呼吸”“飞鱼真的会飞吗”“这只企鹅来自南极吗”……活动刚开始,参加现场活动的孩子们便将海洋生物展台围了个水泄不通。面对青少年抛出的问题,12位来自青岛海洋科技馆的一线科普人员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一一给出生动、科学的解答。“以前在书上看到过这些海洋生物,今天终于看到实物了,经过讲解很多知识一下子就理解了。”关川实验学校一位学生在现场表示。

海洋科学家巡展区域同样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今年上半年,在青岛市科协领导下,青岛海洋科技馆对接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等高校和涉海科研机构,开展海洋科学家资料征集活动,广泛征集海洋领域著名科学家珍贵历史照片、文字资料、音频影像资料。在启动仪式现场,同步举行“勇立潮头、向海图强”青岛海洋科学家精神主题巡展,向西部青少年生动讲述20位著名海洋科学家科学报国、科研育人的感人故事。

本次活动期间,青岛海洋科技馆还组织科普人员走进当地中小学校,开展海洋科普讲座进校园活动。9月8日,科普人员于红梅、迟梦月分别为定西市安定区关川实验学校、中华路学校学生带来题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海底小精灵”的知识讲座,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讲述海洋生态学、海洋生物学知识。

海洋科普跨越山海

青岛与定西相隔千里,却因“东西协作”紧密相连。秦云鹏在致辞中指出,青岛深耕海洋科普工作,聚力建设海洋科普之城。本次活动,是青岛市科协践行科普惠民理念、创新科普跨地域联动模式、深化两地科普协作的生动实践,将在提升青少年海洋素养、促进“馆、校、社”合作、强化全社会科普责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李作栋在致辞中表示,海洋科普大篷车驶入定西,就像一座跨越山海的桥梁,将蔚蓝大海的奥秘与壮丽的西部黄土地紧密相连。本次活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的一次实践,必将为青少年打开一扇窥探深海、认知海洋、守护蓝色的窗口,极大激发孩子们探索科学、逐梦未来的热情。

推出“订单式”服务

在活动筹备期间,青岛海洋科技馆联系甘肃定西等地科协组织、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了解当地的科学教育需求和青少年的海洋科普需求,推出“订单式”科普服务。精心匹配113件珍稀海洋生物标本、162块图文展牌、1000余本海洋科普图书、5000余份宣传折页等展品展项。9月8日至13日期间,科普人员将走进定西市安定区关川实验学校、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科技馆等地,组织海洋科普图文展、海洋科学家精神展、海洋生物标本展、科普讲座进校园、科普互动展项体验、科普图书及物资捐赠、地方场馆联动等特色活动,将海洋普知识送到甘肃定西孩子身边,为提升当地青少年及民众科学素质水平作出积极努力。

 

More
博物藏海
鲸馆是我国大陆首座鲸类标本专业展馆。
More
馆藏精品